察举制

古时乡贤的推举方式与作用发挥

《荀子·儒效》言,君子“在本朝则美政,在下位则美俗”,这既是对封邦建国时代士大夫社会责任的描述,也是对郡县制时代“贤人”社会角色的设计。借由“贤人”的活动,朝廷与地方、城市与乡村等不同场域的政情得以通达、资源得以调配,地方社会由此得到善治,超越地方之上的国家体

乡贤 贤人 郡县制 察举制 门阀士族 2025-09-23 16:58  3

《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》汉武帝(六)

汉武帝刘彻(前156年—前87年)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,其统治时期(前141年—前87年)既是西汉帝国的巅峰,也是衰落的起点。传统史观中,他既是击破匈奴、开拓疆域的“千古一帝”,也是穷奢极欲、民怨沸腾的“暴君”。这种矛盾评价源于后世对帝制时代权力逻

民族融合 汉武帝 中国皇帝 奥古斯都 察举制 2025-09-10 16:23  3

古代的乡贤,是什么人?

自古以来,中国社会就尚德敬贤,敬重有德有才的社会贤良。历史上的“乡贤”,常以年岁、德行及能力为标准进行推举,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。他们在地方社会中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,是朝堂政治与地方社会之间沟通的“润滑剂”。从东汉世家大族到魏晋门阀士族,再到明清

古代 乡贤 官学 察举制 门阀士族 2025-06-05 14:36  13